建发配资 暑期正畸门诊迎高峰,这些儿童口腔不良习惯需警惕
(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张瀚允 侯佳欣)暑期来临,多家医院口腔科正畸门诊迎来就诊高峰。近日,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口腔科门诊,一位8岁女孩雯雯(化名)的家长担忧地询问:“孩子睡觉总张着嘴,大门牙越来越外凸,有时还打呼噜,怎么办?”经检查发现,雯雯因长期口呼吸已出现典型的下颌后缩面容,同时伴有咬唇、咬指甲等不良习惯,影响颜面发育。
“口呼吸及咬唇、咬指甲、偏侧咀嚼、吐舌等不良习惯是大部分儿童牙颌面畸形的主因。”7月18日,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口腔科主任彭友俭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,儿童口呼吸多由鼻炎或腺样体肥大引起,长期用嘴呼吸会导致上颌前突、下颌后缩,形成“腺样体面容”,而咬唇、咬指甲等习惯则会进一步加重牙齿错位,形成恶性循环。
“由此造成的口腔问题不仅影响面容美观,长期呼吸道不畅导致的慢性缺氧还可能损害儿童的大脑发育,造成注意力不集中、认知功能下降等问题。”彭友俭提醒。

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口腔科主任彭友俭教授为患儿诊疗。医院供图
针对雯雯同时存在三种口腔不良习惯这种少见而特殊的情况(一般孩子只有一种不良习惯),武汉大学人民医院MDT诊疗团队制定了综合治疗方案:由耳鼻咽喉-头颈外科通过微创手术解决鼻炎及腺样体肥大问题,消除口呼吸根源;口腔科同步定制功能矫治器,改善已有的上颌前突、下颌后缩畸形,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唇肌训练。咬指甲等不良习惯由精神卫生中心医生对孩子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。
“儿童颌骨在发育早期可塑性极强,7至9岁是面部骨骼矫正的黄金年龄。唇部齿痕与受损的甲床,都是早期的警示信号,家长应提高警惕,及时处理。”彭友俭介绍,家长可以通过简单方法初步判断孩子是否存在不良习惯,如在孩子熟睡时,将撕成细条的纸巾悬于口前,若纸条飘动则提示口呼吸;检查孩子下唇内侧是否有齿痕、指甲是否短秃不平。此外,观察孩子进食,偏侧咀嚼易引发“大小脸”;吮吸拇指可能导致前牙无法咬合;吐舌习惯则常伴随吐词不清、下牙牙缝。
“暑期是干预儿童牙颌面畸形的‘黄金窗口期’,早期识别并干预口腔不良习惯,可有效避免约70%的牙颌面畸形发生。”彭友俭建议,若发现孩子有口呼吸、咬唇等不良习惯,应尽早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,避免错过最佳矫正期。暑假期间,孩子有充足时间适应矫治器,家长也更容易安排复诊。
启泰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- 上一篇:恒运资本配资 侗歌声声唱出融合曲调
- 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