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鸣配资 国家育儿补贴有几个关键词 新政引发广泛关注
国家近日印发《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》,宣布从2025年1月1日起,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每年3600元的育儿补贴。对于2025年1月1日之前出生、不满3周岁的婴幼儿,补贴按应补贴月数折算发放。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,在认定最低生活保障对象、特困人员等救助对象时,育儿补贴不计入家庭或个人收入。
实施育儿补贴制度是党中央的一项重大民生政策。自2021年以来,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在不同层级探索实施了育儿补贴相关政策,减轻了当地家庭抚养幼儿的经济负担,受到群众欢迎,取得积极成效。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朱坤认为,育儿补贴是我国首次对居民发放的普惠式现金补贴,体现了党中央对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高度重视。
育儿补贴制度具有低标准起步、广范围覆盖、可持续发展、动态调整等特征。据估算,全国每年2000多万婴幼儿可以领取现金补贴。作为生育支持的基本制度安排,育儿补贴兼具生育保障和激励导向作用。补贴对象为所有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群体,一、二、三孩均可领取,且补贴标准相同,均为现金形式,通过统一的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申领。
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所研究员张本波表示,发放育儿补贴不仅提高了家庭的消费能力,还给予了家庭更大的消费自主权。这一政策直接增加育儿家庭的可支配收入,提高育儿家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,是一项增进家庭福利和社会福祉、实现多方共赢的政策。
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茅倬彦认为,建立育儿补贴制度标志着中国人口政策进入以“引导”和“激励”为导向的新阶段。作为直接缓解家庭育儿成本的重要手段,育儿补贴制度不仅关系到家庭福祉,更关乎国家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战略大局。
育儿补贴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,为父母养育孩子提供了支持,为孩子成长创造了更好的物质条件。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教授杨凡认为,育儿补贴体现了国家尊重生育、支持生育的态度,让更多的育儿家庭享受到生育养育的福利。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教授黄炜也指出,这种设计符合国际通行做法,因为0—3岁是儿童成长的关键阶段,中低收入家庭对经济补贴的敏感度更高,补贴的效果更为显著。
育儿补贴虽然不能完全覆盖育儿成本,但可以在关键阶段起到托底作用,减轻年轻家庭抚养焦虑。然而,仅靠经济补贴难以从根本上扭转生育趋势,必须与托育服务、家庭支持、性别友好制度协同推进,才能形成系统性支持体系。研究表明,育儿成本高是抑制我国家庭生育意愿的主要因素之一,实施育儿补贴制度有助于减轻家庭经济负担,降低抚养压力,并通过投资于儿童,提升个人、家庭和社会的整体收益。
近年来,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、生育率持续走低的问题备受关注。实施育儿补贴制度是对群众降低养育负担的积极回应,彰显了生育友好的价值导向。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教授宋健认为,实施育儿补贴这一经济激励措施,将有助于提升家庭生育意愿,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和文化发展研究部研究员佘宇表示,随着我国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基本框架的初步形成并不断完善,通过打好政策“组合拳”,一定能够营造出更加友好的生育环境,最大程度释放生育潜力,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。
启泰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- 上一篇:安鑫宝配资 龚正市长会见马达加斯加参议院议长,深化经贸产业投资合作,加强交流增进友谊
- 下一篇:没有了